1. 首页
  2. 脐橙产业
  3. 脐橙种植
  4. 内容

认真抓好中晚稻南方黑条矮缩病防治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08日来源:赣州市植保植检局作者:佚名

今年稻飞虱迁入时间和数量较去年迟和少,5月下旬灯下初现白背飞虱迁入峰,田间虫量增长快,并出现调查成虫,但均在防治指标以下。预计早稻两迁害虫迁入高峰在6月中旬前后,虫量明显多于常年,达到偏重以上发生。目前,我市大部分中稻已经陆续移栽,早栽田块已进入分蘖阶段,晚稻长秧龄品种也将进入播种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在预防,做好秧田和大田初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介体稻飞虱的防治,是预防病害发生的关键,望各地切实做好黑条矮缩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防治意见:

1、合理布局品种,在同一区域内栽插期尽量统一,使稻田生育期一致,减少插花田。提倡集中连片育秧,晚稻秧田尽量安排在离早、中稻田稍远的地方,不要分散安排在早、中稻田中间,防止稻飞虱危害传毒。做好健身栽培,浅水勤灌,及时晒田恶化稻飞虱的生活环境。不偏施氮肥,多施磷、钾肥。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稻飞虱的寄主和毒源。

2、播种时用吡虫啉拌种,即在播种前用10%吡虫啉粉剂15-20克拌种1公斤,待药液吸收后随即播种。秧苗一叶一心期防治一次稻飞虱。

3、秧苗移栽前2-3天打好“送嫁药”,可施用吡蚜酮或噻嗪酮等,防治稻飞虱的同时,加入防病毒药剂如宁南霉素、毒氟磷等。大田在分蘖始盛期根据白背飞虱发生动态,喷施兼具速效和持效性的药剂。统一防治病虫害,联片防治,减少传毒媒介。

4、抓好应急补救措施,重病区大田插秧适当多插,秧田发现少量疑似病株,要坚决剔除。在水稻栽后20天内,当大田已经有明显发病株,对病丛率3-10%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并就地入泥掩埋,然后从健丛中掰分1/2分蘖或将储备秧苗移栽在拔除病株留下的空穴中。并立即用杀病毒药剂如吗啉呱酮类、菇类蛋白、宁南霉素、毒氟磷等,叶面肥如爱多收、芸薹素内酯、腐殖酸肥等,防治稻飞虱的杀虫剂如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嗪、毒死蜱、噻嗪酮等。从以上配方任选一种,三合一混喷施1-2次。适当加施速效肥,加强水肥管理,充分发挥水稻生长中、后期的补偿作用.对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蔓延、流行,促使水稻秧苗恢复生长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