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橘渣能派大用场?答案是肯定的。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它能成为一种不错的肥料,可以让柑橘树长得更好。近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三峡库区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调研组来渝,专程前往位万州瑞宝集团调研橘渣有机复合肥生产。
废弃橘渣污染严重
柑橘是三峡重庆库区最具优势的一项特色产业。
近年来,随着柑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我市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5座橙汁加工厂的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吨。去年,我市加工柑橘达15万吨。
柑橘被榨出汁后,产生的果渣废弃物约占柑橘的50%。以三峡果业集团为例,目前每年产生的柑橘皮渣在2.5万吨左右,采用填埋方式处理,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资源。
废弃橘渣逐年增多,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熊伟研究员介绍,为了解决橘渣污染问题,科技部曾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桔渣生产饲料技术和工艺。
“采用发酵烘干技术生产饲料,环保效果好,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可行。”熊伟说,干燥1吨橘渣需要1吨燃煤,加之电力、人工、企业设备折旧等费用,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推广进程缓慢。
研制出环保复合肥
为了推进三峡库区柑橘、生猪和沼气工程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改善库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国家标准委安排了三峡库区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下达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课题。
废弃橘渣污染处理即为该课题中的一部分。经过3年努力,市经作站会同瑞宝集团,成功研制出以柑橘皮渣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复合肥。
这种柑橘专用的橘渣有机复合肥采用生物高温发酵、自然干燥技术,氮、磷、钾比例科学,适合柑橘生长。
熊伟说,这种复合肥不仅能够全面满足柑橘均衡营养的要求,而且利用了橙汁加工废弃物,低碳环保,可缓解橙汁加工废弃物造成的库区水体污染。
施橘渣肥可获补贴
据悉,《一种柑橘专用橘渣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这种专用复合肥正在库区大范围示范推广,已在柑橘主产区县推广上万吨。
万州瑞宝集团已建成10万吨专用生产线,并规划与本市内外的主要橙汁加工厂签订协议,合作建厂,就近消化橘渣,降低运输成本。
今年我市将推广10万亩橘渣有机肥合肥,对施用这种复合肥的农户和龙头企业,我市还将实施财政补贴,每吨补贴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