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业生产中,人们都知道红提葡萄上架,那你听说过苹果树爬架吗?
山东省沂源县中庄镇杨家庄果业合作社的苹果树就爬上了架。
这可不是吹牛。4月28日中午时分,笔者在中庄镇林果站站长宋以锋引领下,来到沂源县首个苹果现代化栽培模式示范园基地一探究竟。
“你看看,这是果业合作社社员田玉庆的矮化密植园,它与普通果园有三个不同特点:一个是亩栽植比乔化栽植多37株,另一个是提前2年开花结果,还有关键一点就是提前3年进入盛果期。”宋以锋高兴地说。
杨家庄村的田玉庆果园,就在靠路边的100亩果园里,成行的水泥杆与成列的竹竿纵横交错,刚刚栽上的新品种矮化砧苹果树,正顺着竹竿往上“爬”,竹竿之间用铁丝连接,等果树长出侧枝,也会被固定在铁丝上。这便是苹果园的新生军——矮化密植园基地。
像田玉庆在示范园栽植的这种果树,名叫矮化砧红富士新品种,树体矮小,管理简便,省工省时,成本低;产量高,进入丰产期后,亩产量稳定在1万斤以上;通风透光好,着色均匀,优质果率高。自今年开始,按照镇上的统一部署,全镇将积极推行苹果现代化栽培模式,有计划地对老果园进行更新换代,让新品种筑牢果农增收链条,使果业产业连年释放经济效益。宋以锋补充说,示范园在山农大教授的指导下,主栽品种为优系红富士,授粉品种为太平洋嘎啦。实行水肥一体化、节水沃土养根和安全高效病虫害防治等现代管理技术,配合刻芽、拉枝、促花、壁蜂授粉、套优质内红双层袋等标准化管理措施,实现一年壮树、二年成花、三年结果、四年丰产的目标
中庄镇地处沂源县中南部,辖45个行政村,3.1万人口,总面积107平方公里。境内万亩果园集中连片,生态公益林覆盖着连绵群山,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林果带,也是生产绿色和有机苹果的最佳区域。目前,全镇林果面积达到4.5万亩,其中以红富士为主的苹果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优质果品1亿多公斤,是国家绿色食品(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山东省林果生产专业乡镇。中庄苹果先后被认定为绿色A 级农产品、国家名牌产品,是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专供果品,同时中庄也是北京奥运果、上海世博果主要生产基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果乡风光,形成了独特的果乡景观。
在中庄镇,尽管果品业一路走来撑起果农钱袋子,但早期的果业发展走的是“增产增收”的模式,随着市场对高档果品需求不断增加,以产量提高实现果农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何使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实现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为使果农长期受惠果业生产,中庄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技提升质量,以品牌提高效益,大力推广有机果品标准化生产,常年聘请山农大、省农科院的和国家苹果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全程指导生产,大力推广壁蜂授粉、生物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多项先进技术的同时,走一步看三步,按照优质果品生产要求,广泛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示范园的带动能力,将在老龄树多的村、有成熟条件的村,确定兴建第二批示范园,有效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内,将老龄化果园逐步进行更新,推广苹果现代化栽培模式,让矮化密植园取代乔化栽植模式。
杨家庄果业合作社捷足先登,先是在村北平整连片的50亩地里,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新栽植引进红富士苹果,建基地,做示范,推广测土施肥,让果树吃上营养可口的“套餐”。同时,安装频振式杀虫灯,使果园实现绿色杀虫,生产出有机苹果。
时下,在中庄苹果现代化栽培模式示范园里,果农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更见嫩嫩的枝条 “爬” 上了架,簇簇新芽生机勃发,山村升起了新希望。
脐橙网编者:果业的发展,关键要靠技术创新,这个世界无奇不有,创新热衷于那些敢想、敢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