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新闻资讯
  4. 内容

筑生态屏障 促绿色发展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25日来源:赣南日报

筑生态屏障 促绿色发展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赣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中期考核(2016-2017年)、绿色发展指数(2018年)全省第一,高质量发展考评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考核连续四年全省第一,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2017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等称号,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美丽中国经验在央视《新闻联播》宣传,山地丘陵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模式等4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赣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突出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生态环境优、绿色动力强、典型模式多”的显著成效。

突出修复治理 筑牢生态屏障

3月4日,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旗下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与赣州市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以城市污水处理为切入点,就做好顶层规划、推动项目实施、探索水环境治理新模式等开展全方位合作。

这是赣州市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重要一步。赣州市与长江环保集团建立三年滚动合作意向项目26个,总投资317.62亿元,会昌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工程、信丰高新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网开工建设,城市智慧水管家合作事项正积极推进。上犹、寻乌、龙南获批全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工程,争取中央资金3.79亿元。

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赣州市2016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首批28个试点项目全部完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对试点绩效评价为“优”,综合治理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2021年省十大最具人气改革案例。 

深入实施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赣州市争取中央和赣粤两省补助资金22亿元,首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项目全面竣工,第二轮首批40个项目全部开工,东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省内流域生态补偿资金58.91亿元。基本建立市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累计完成23份协议签订,涉及24个县级考核断面,覆盖全市20个县(市、区),到位市内流域生态补偿省级资金2亿元,支持43个项目建设。石城获批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获5324万元中央资金支持,2021年高质量承办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现场会。

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赣州市“十三五”规划的21项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全面达成,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能耗累计降低21%、16.83%。今年1月至6月,赣州中心城区PM2.5浓度、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全省第一。73个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6.16%,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大力开展废弃矿山修复治理。赣州市累计治理废弃稀土矿山92.78平方公里,基本解决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欠账。全国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1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赣南模式”在全国推广。废弃矿山修复“寻乌经验”获中宣部主要领导肯定,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展示,在中央电视台宣传,还被列入全国省部级干部培训班教材和自然资源部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持续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累计改造低质低效林414.33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工作得到国家林草局高度肯定并在赣州市召开现场会。

突出低碳转型 壮大绿色经济

去年12月3日,大余等县工业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示范项目获批入围新开发银行贷款江西工业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示范项目第三批子项目清单,项目清单共8个,赣州市入围项目占5个。

赣州市大力推进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加快建设,餐厨废物和无害化处理国家试点项目建成投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7.67%。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等绿色创建行动,章贡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获评全国能效领跑者,市生态环境局等11家单位获评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扎实开展限塑行动。

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打造富硒产业发展示范基地74个,认证富硒产品125个,“山水硒地、生态赣州”名片逐步打响,赣南脐橙、赣南茶油荣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38.72万千瓦,占全市总发电装机521.47万千瓦的84.13%,累计发电量约69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赣州高新区列为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流域性稀土矿山尾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等9个技术列入省首批绿色技术目录。

努力打通“两山”通道。崇义获批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崇义、全南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快探索,“崇义绿色生态板块”顺利开板。会寻安“河权到户”、林权抵押贷款落地生效,2020年全市林权抵押贷款面积496.14万亩,贷款金额67.85亿元;绿色金融支持有力,发行绿色金融债30亿元,全市绿色信贷余额达187.27亿元。

突出改革创新 健全绿色制度

去年8月1日,《赣州市水土保持条例》正式施行。这是赣州市通过改革创新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笔。

兴国县创新建管模式,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引进社会资本,实现水土流失“要我治”向“我要治”的质变。该县方太乡千亩茶园基地依托“以奖代补”,以市场化手段引进实体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建设的产业基地100万元奖补资金撬动500多万元投入,留住了水土,保护了生态,还给村民带来了效益。该县高兴镇老营盘河经过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恢复了一河清水,扮靓了乡村。

赣州市健全“后果严责”责任体系,出台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土保持、城市管理等地方性法规,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市直绩效和高质量发展考核。科学编制水、林木、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建立“源头严防”管控体系。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完成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面实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完善“过程严管”监督体系。深化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环保监测执法垂管改革全面落地,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开展“两高”项目梳理排查。与此同时,以“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加快构建。

突出共治共享 繁荣绿色文化

在兴国,塘背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崩岗治理示范点已是满目苍翠,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画眉坳钨矿、隆坪萤石矿等废弃矿山变身美丽花园。

赣州市广泛开展生态创建,加强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引领,10个县(市)获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19个单位获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生态创建数量、比例均居全省前列。

积极推进生态宣传。赣州市将生态文明建设等课程列入市委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和江西干部网络学院必修学时。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生态文化。特别是强化改革经验宣传推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东江跨省生态补偿、崇义三产融合发展、定南生态循环农业改革举措纳入国家成果清单并在全国推广,“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等工作在全国会议作典型发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努力擦亮生态名片。赣州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崇义、寻乌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大余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全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获国办通报激励,全南、龙南、石城、大余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江信芳 记者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