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璧山县,只要人们谈到蜜柚产业,必然想起位于正兴镇的蜜柚科普基地。
璧山县正兴镇的蜜柚种植具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但以前没有人重视,只是农民自发、零星、初放的种植。为了增加蜜柚种植的科技含量,使农村科普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2009年,经璧山县科协批准,正式开展了正兴镇蜜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在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中,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科普组织和科普阵地建设,努力培养科技实用人才,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规范化栽培技术,竭力促进规模化种植,帮助果农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卫寺蜜柚”的产业化发展。
该基地分布在璧山县正兴镇卫寺村、团结村、尖山子村,金堂村,现有耕地面积8800亩,占全镇耕地的23.78%。2012年4个村28个村民小组12258人,种植蜜柚7100亩,年产蜜柚9950吨,产值4975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1.46%。基地农民年人均蜜柚收入4058元。人均农业纯收入12150元,比全镇平均高2132元,高出21.28%。其中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上,产量10吨以上的就有152户。“璧山县农村科普带头人”――陈文华,全家5口人,集中承包土地21亩,种植蜜柚750株,年产鲜果32吨,收入16万元,人均3.2万元。目前,该基地已形成了种植区域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市场化的格局。成为了全县乃至全市有名的蜜柚生产基地。
为基地服务的上级科普组织主要有:中国果品协会、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市果树研究所、重庆市经作站及县农技中心、县科协等。当地从事蜜柚种植科普工作的科普组织有:镇科协、镇农技中心、村科普小组、村民小组科普联络员、蜜柚种植科技示范户和“璧山县卫寺蜜柚股份合作社”。基地现有科普小组4个;科普联络员35名;科技示范户70户。“璧山县卫寺蜜柚股份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该合作社现有会员户249户,服务对象2500余户。合作社通过统一培训、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供苗、统一规范栽培、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七统一”全程技术服务,在推进蜜柚产业发展中做出来积极贡献。2011年获得全县“示范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社”称号。
目前基地共有科普专栏5个,30平方米(每2月左右更换1次);有科普图书室5个,藏书195种,15000余册;有科技培训室5间,面积180平方米,桌凳、音响设备齐全。2009年,一个总投资100万元,建设面积300平方米,功能齐全,建设规范的“璧山县农村科普工作站”(正兴镇卫寺蜜柚技术培训中心)在基地的卫寺村落成。
基地技术人才培训示范。 一是通过“正兴镇农函大辅导站”培训村社干部、科普联络员和科技示范户。三年共举办“农函大”培训班6期、共培训1300多人次。二是以基地“科普工作站”为载体,开展季节性专题培训。经常组织果树专家讲课,分不同季节有针对性的开展蜜柚苗木培育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结果母树施肥促花技术、花蕾期病虫防治技术、疏果套袋技术等专题培训。三是通过村一级培训站(点)培训。基地共建有村级培训站(点)4个,每年开展科技培训、宣传等科普活动,形成了镇辐射到村、村到组、组到户的科普宣传培训网络体系。前三年,基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蜜柚科技培训52期次,培训果农12000余人次,组织编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基本实现了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还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蜜柚生产管理经营行家能手。
基地主要推广了良种、规范化栽培、统一包装销售三大生产、经营技术。 “卫寺蜜柚”是在当地回龙蜜柚的基础上,经100年繁衍、进化、优选而来的一个晚熟品系。该品种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成熟,极耐储藏,自然条件下可存放6个月,最长达1年。该品种果型美观,果肉多汁化渣,口味甘甜无涩。该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广泛的适应性,深受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基地主要推广这个具有宣明地方特色的良种。近年来,“卫寺蜜柚”成功替换了基地以前的所有混杂品种,新发展的也全部推广该品种,良种推广率达100%。与此同时,合作社正在引进官溪红柚、云南东风早等5个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拟筛选出更好的新品种进行推广。
良种必须良法。为了提高良种的产量和品质,彻底改变传统的零星、初放种植习惯,统一推广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包括土壤改造、成片种植、统一规划、定向栽培、合理密植(4×5米)、科学施肥、修枝造型(内空外园一把伞)、适时防治病虫、疏果套袋等规范化综合配套技术。基地实行规范化栽培的面积已达5700亩,占种植面积的80.28%。
为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合作社牵头进行了“卫寺蜜柚”商标登记注册;还统一制了印有注册商标和“柚好.柚甜.柚健康”广告语的“卫寺蜜柚”精致包装;通过参加“西部农产品交易会”等进行产品宣传展示。好的产品,加上精美包装,其附加值大大提升,原来一家一户分散销售的蜜柚每个才1-2元;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后,每公斤高达5元,经济价值提高2—3倍。“卫寺蜜柚”在重庆、成都、贵阳等市场都成了抢手货。
由于基地在加强科普组织和科普活动阵地建设,进行技术人才培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蜜柚产业化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科协组织和科普工作如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为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树立了示范典型。
2010年该基地获得县委、县政府“璧山县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先进集体”的表彰。2013年又荣幸地成为县、市推荐到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表彰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表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