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新闻资讯
  4. 内容

汤昌盛受伤后顽强站起来 身残志坚打拼甜蜜生活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12日来源:赣南日报作者:王雨林 李春辉 彭

近日,记者走进于都县祁禄山镇塅水村,看到一幢贴着红色瓷砖的楼房周围摆放着10多个蜂箱,不时有蜜蜂在飞舞。一名身体佝偻的男子拄着双拐从楼房内走出来。他就是这幢房子的主人汤昌盛。

汤昌盛在查看蜂箱。

下定决心站起来

汤昌盛今年57岁。30岁时,他到一家煤矿做工,没想到上班第一天就被石头砸伤,导致其腰部以下不能动弹。此后,他的起居都要靠妻子照料。

为了给汤昌盛治伤,家里的积蓄花光了,他又不便外出做事挣钱,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有时连买一包盐的钱都没有。受伤前,汤昌盛承包过村里的碾米厂。为了增加一点收入,减轻家庭负担,他重新把碾米厂办起来。每天早上天一亮,汤昌盛的妻子就背他到碾米厂,他坐在一张靠背椅上操作机器,经常一忙就是三四个小时,忙碌让他暂时忘记了痛苦。

看到年幼的儿子天真的笑容和妻子辛勤的背影,汤昌盛暗暗下定决心:我必须站起来。他开始抽空在家练习走路。开始,他撑在两条长条板凳上慢慢挪动,每天要练习两个小时。经过一年多的练习,他终于能够拄着拐杖行走了。

汤昌盛受伤后,村里帮他申请了残疾人补助,而其他的补助他拒绝了。“我必须自食其力,别人帮得了一次,帮不了一世。”他坚定地说。

让更多的人享受甜蜜

祁禄山镇有养蜂的传统。1999年, 汤昌盛开始尝试养蜂。“别人能养好,我为什么不行?”汤昌盛向当地老蜂农请教养蜂技术,并买回了5箱蜜蜂。没钱买蜂箱,他就照着别人蜂箱的样子,自己动手制作。

刚开始养蜂时,汤昌盛身上经常被蜜蜂蜇得一个个包,但他没有退却。他慢慢摸透了蜜蜂的习性,能与蜜蜂“和平共处”了。

2000年,汤昌盛的蜜蜂数量好不容易增加到10箱,不料蜜蜂集体发病,死亡大半。汤昌盛拄着拐杖,拖着病腿,在妻子的帮助下四处寻找野外的蜜蜂,只要听到“嗡嗡”的蜂鸣声,无论是树洞还是坟堆,他们都会过去探寻。而这些山上的野蜜蜂,别人一般不敢抓。在他的坚持努力下,蜜蜂数量开始逐渐增加。

蜂蜜出来了,销售又成了问题。汤昌盛行动不便,外出销售和寻找客户较困难,他就发动亲戚朋友,慢慢发展自己的客户群。他常常开着用手操作的三轮摩托车给客户送货。由于长期拄拐杖,汤昌盛的上臂显得格外粗壮,手掌上布满了老茧。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信誉。”汤昌盛诚恳地说。经过13年的经营,汤昌盛家的蜜蜂从最初的5箱增加到现在的100多箱,年产量也增加到几百公斤。

靠着养蜂和多种经营,汤昌盛的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如今,汤昌盛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齐全,还建起了一幢楼房。“我现在的梦想是进一步扩大养蜂规模,让更多的人享受甜蜜,也让全家过上更富足的生活。”汤昌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