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赣州晚报刊发了赣州市八一四大道、五洲大道、站前大道、赣江源大道两旁绿化带里的海枣树出现枯萎死亡的报道。报道刊发后,不少市民来电询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海枣树大面积枯死。11月1日上午,记者就此来到赣州市园林局采访。
据赣州市园林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赣州中心城区共种植了500多棵海枣树,截至目前,发现枯萎死亡的有200多棵。去年冬天,发现海枣树相继枯萎死亡的现象后,园林局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检查。经检查分析,海枣树出现枯萎死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气候条件造成的。海枣树属于热带景观树种,在地处热带海洋性气候带的海南、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较适宜生长,而在内陆城市引种生长几年后,普遍出现长势不良的现象。另一个原因是受到外来物种红棕象甲虫的侵害。红棕象甲虫是一种通过蛀杆方式危害植物生长的害虫,通常是引种时自身携带而来,长期潜伏在植物内,到一定时期暴发形成危害。受其危害的海枣树会出现枝叶枯萎现象,直至死亡。红棕象甲虫的抗药性很强,一旦虫害暴发,很难控制。
该工作人员称,初步查清原因后,市园林局立即请有关专家制定了专项治理方案。去年冬开始,园林工作人员对已经死亡的海枣树做了及时清除,并采取钻孔注射药物、叶面喷洒药物、生长点挂药包等多种措施,对感染虫害的海枣树进行治理。市园林局将加大治理力度,尽可能地保护海枣树的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