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新闻资讯
  4. 内容

“大质量”助推梅州柚果产业大发展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27日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眼下离蜜柚采收还有一个多月,走马梅州辖区出口注册柚园,只见一派丰收景象,果农们正在柚园忙碌,许多柚园老板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的蜜柚已被出口商订购一空,收购价比去年也有所上升。

2006年以来,梅州柚果出口呈逐年递增之势,2006年出口1781吨,货值47万美元,2007年出口2023吨,货值115万美元,2008年达8478吨,货值772万美元,2009年首次突破1.2万吨,货值1千万美元,预计今年出口量将突破1.5万吨,产值超过1400万美元。出口国也从2006年以前少数几个东南亚国家拓展到包括欧盟、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2001年至2005年,梅州柚果曾被人称为“伤心果”,许多果农一度将自己辛辛苦苦栽种的柚树挥泪砍掉,一些果农发誓要“远离毒品,远离柚树”。梅州检验检疫局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多方调研,形成了共识:要充分发挥检验检疫优势扶持梅州柚果出口,以此促进梅州柚果产业健康发展。梅州局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广东局的大力支持。2008年以来,广东局李延辉局长、黄伟明副局长等领导多次率领有关专家就扶持柚果扩大出口到梅州调研,制订出一系列扶持柚果出口的工作措施,并付诸实施。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柚果出口

柚果生产出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检验检疫部门和广大出口注册果园(加工厂)的共同努力。2006年,梅州局通过广泛调研,针对梅州柚果生产加工中阻碍出口的问题进行梳理,先后写出了《梅州金柚大埔蜜柚开展原产地标记保护建议》、《梅州柚果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报告向市政府反映,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07年,梅州市农业局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梅州金柚申请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的报告,经过一年的努力即顺利通过考核,梅州金柚成为梅州市首个获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的农产品,提高了梅州金柚的知名度。

2008年底广东检验检疫局与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梅州农产品食品出口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成为促进柚果出口的催化剂,梅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的落实备忘录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划,明确给予柚果出口技术、资金、信息、检测等方面的扶持。如针对柚果管理参差不齐、标准不一的问题,梅州市农业部门专门制订了《金柚、蜜柚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对全市出口注册柚园实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市政府还专门拨出专款,对去年通过GAP认证的大埔顺兴种养集团公司和梅县木子金柚合作社给予资金扶持,优先安排柚果出口生产企业参加香港工展会,并对参展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补贴。梅州市政府重视培育和扶持出口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大埔顺兴种养集团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蜜柚生产加工企业,在市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拥有2万多平方米的蜜柚出口加工厂、6000多亩蜜柚种植基地、年出口量逾6000吨的全国最大规模的蜜柚种植大户和最大的出口柚果加工企业,带动10000多农户脱贫。

检验检疫破解技术难题

一直以来,梅州柚果出口主要遭遇两个技术壁垒:一是柑桔黑斑病限制金柚、蜜柚出口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二是国外对农药残留限量要求严苛,限制柚果的扩大出口。如输往荷兰的柚果必须接受300多项农残项目的检测,导致许多柚果达不到出口标准。

针对柚果出口遇到的瓶颈问题,检验检疫部门急果农和出口商之所急,在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出口柚果的检验检疫及日常监管的同时,通过开展果园实蝇监测、实蝇为害果实调查和防治试验,在全国率先进行实蝇非疫区和非疫生产点研究,并成功建立我国首个“柑桔类水果非疫生产点”。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破壁”行动全面展开——开展针对性调研活动,根据果园病虫害发生情况和柚果出口遇到的主要检验检疫问题,着眼于从病虫害防控和农药使用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检验检疫监管实际需要,以《柑桔黑斑病快速检测技术》为题进行攻关,开展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对黑斑病快速检疫鉴定科研工作;积极在柚园推广“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力促在产区形成现代农业管理意识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已有大埔顺兴种养集团公司和梅县木子金柚合作社获得了GAP认证;主动动员果场进行检验检疫登记备案,按备案条件要求帮助企业完善软硬件设施和相关 材料,优先受理和审核办理梅州柚园、包装厂的检验检疫注册登记工作,目前全市有近40家柚园(加工厂)获得了检验检疫出口注册备案,面积逾5万亩。同时加强对果园、包装厂的日常监管,将农药使用情况和黑斑病列为重点检验检疫内容,对出口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柚果,提前半个月抽样进行农残检测,符合出口标准的才受理报检出口;强化出口柚果挑选工作,从摘果、挑果、清洗、包装各环节层层把关,杜绝带黑斑病病斑的柚果出口。

梅州局还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收集渠道,为梅州柚果出口提供国外的质量标准、注册与检验检疫要求、农残限量标准、技术贸易壁垒限制信息及市场信息等。今年6月,梅州局了解到福建南海集团有限公司对出口蜜柚有大量需求的信息,于是主动向该公司提供梅州辖区已注册的果园基地情况,并专门邀请他们前来梅州注册柚园考察、洽谈,通过梅州局牵线搭桥,最终梅县东星果园与福建南海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出口欧盟100柜共2000吨蜜柚的出口订单。梅州局还先后印发加拿大、欧盟等农残限量标准免费提供给企业,引导、规范柚园的农药管理。

强化企业质量自律意识

梅州柚果生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仅具有较大规模而且具有较高的质量管理水平,但由于受利益驱动,在出口方面仍然存在过度使用农药、采摘时节过早,跨地区收购货源等问题,严重制约梅州柚果的扩大出口,甚至影响中国柚果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企业。为此,梅州局从多方面着手,引导企业树立“自身才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一方面,梅州局通过连续两年的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毫不手软注销了10多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隐患多的出口注册柚园和加工厂,以此提醒注册柚园(加工厂)只有持续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才有前途;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培训和印发资料提高注册柚园(加工厂)的质量管理水平,2008年以来,梅州局配合广东局和市县农业部门先后举办了多次“出口柚果检验检疫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免费印发管理资料800多份。最近,梅州局针对蜜柚过早采摘影响品质的问题,专门召集全市出口注册柚园负责人座谈,就统一采摘时间达成一致,以确保梅州出口柚果的质量。

目前,梅州辖区全部注册柚园已建立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农用化学品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包装厂则建立了加工工艺、卫生防疫、批次管理、水果溯源等制度。企业的质量意识、自律意识已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