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新闻资讯
  4. 内容

三峡库区瘠薄地柑橘也能高产

发布日期:2011年05月25日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近日,在绿化长江重庆行动三峡柑橘带建设工作会上,市外部分柑橘专家提出自己的担心:三峡库区后靠地土壤瘠薄,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柑橘有效益吗?

“经过我们多年研究,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即使土壤条件不太理想,也能种出高产的柑橘来。”市农技总站副站长熊伟胸有成竹地表示,依靠科技,瘠薄地也能变成高产地,有的柑橘产量甚至可达原来的10倍。

重庆三峡库区是我国种植柑橘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在修建三峡工程蓄水前,所有的柑橘都是种在长江边,这里多属冲积土,土层肥厚,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果树产出率较高。三峡工程蓄水后,重庆三峡库区将淹没18万亩优质地,其中不少是高产柑橘园。

在实行“移土培肥”工程基础上,我市农业部门对瘠薄地上建高产果园进行了技术上的探索:建标准化果园,通过路、渠等的配套,实现能排能灌,减少自然风险对果园的影响;鼓励种植户定植脱毒容器苗,强壮柑橘树“从苗苗抓起”;针对季节性旱灾,实行旱季非充分灌溉,既节约水源,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柑橘树。

厉害的一招,是为果树‘抽血化验’,查清病根。”熊伟幽默地说。

云阳县盘龙镇河龙村2005年种植的纽荷尔脐橙,按理到2009年就该挂果、2010年进入丰产期,但去年果园总产量才10吨。在市科委支持下,市农技总站专家来到村里,通过取叶采样,用现代的实验室技术对叶片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发现这里主要缺乏锌元素。上个月,市农技总站向库区包括河龙村在内的多个柑橘种植村送去14吨硫酸锌,及时为果树补充了营养。树子的叶片本来已黄了,施了硫酸锌后,叶片一天天转绿,村民们喜不自胜。该村今年的一千亩柑橘树,花也开得分外香,坐果情况也胜于往年。

据了解,叶脉诊断不仅能测出果园土壤中是缺乏锌、硼、镁等,还能精确地测出这些元素所含的比例,为精准施肥提供了可能。

“以前叶黄了,不少农民就会施氮肥等,施的肥不对路,既浪费钱又不能‘治本’。”熊伟说,通过叶脉诊断精准施肥,部分地区可减少肥料用量40%,像河龙村这样的果园,今年产量有望达到100吨,产量是去年的10倍。

“与其说重庆柑橘是种在地里,不如说是种在‘科技土’里。”四川金堂一位专家感慨说。